2024年12月20日,应急管理虚拟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一场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应急管理虚拟教研室曲国华、闫志华两位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且极具启发性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
以应急管理中的关键要素为切入点,深入分享了在应急管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应急管理理念、社会责任感培养巧妙融合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在于助力学生提升应急管理专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对应急管理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强化在应急事件中主动担当作为的意识,进而能够立足专业、服务社会,在应急管理领域发挥积极影响力。
详细阐释了应急管理教学实践探索,介绍了如何通过理论与实践课堂的联动以及案例教学与实践演练融合的方式,实现更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应急管理理念、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讲解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应急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课堂”中,则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应对能力锻炼。通过组织模拟应急演练、实地调研、案例分析讨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应急管理工作的挑战与责任。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应急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理解,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次活动为应急管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理论与实践课堂联动以及案例教学与实践演练融合的方式,学生们表示自己深受启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努力探索和实践,努力成为具备扎实专业知识、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为应急管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