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系列教学研讨活动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首先,教研室继续深入探讨如何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着重研究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互动,在梳理基本知识后,针对要点及热点采用案例分析、组织小组讨论,布置作业,锻炼分析问题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其次,针对新来年轻教师对授课的技巧掌握还不够充分,有针对性的安排了助课活动,同时导师每学期为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法讲座3次。李斌、姜喜龙均圆满完成助课任务,王睿智的助课活动也做了计划。另外,教研室安排专业互听制度,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听1-2门课,已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建立激励机制
经团队成员集体讨论,明确指出凡团队成员发表教学改革论文、承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者,给以一定的经费支持,按贡献大小补偿一定的经费。多劳多得,有经验的带动没有经验的,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与合作精神。
3.完善后续教育,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
团队成员积极参加进修、短训、访问学者等后续教育,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与学术交流,教师队伍的知识得以不断更新,视野明显开阔、业务水平获得显著提高。郭淑芬教授作为访问学者于2015年8月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交流半年,王秀燕、姜喜龙等教师参加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高等教育司组织的高校骨干教师网络课程培训。考核期内共参加进修4人次,教学研讨与交流8人次。
4.团队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加强教学实战水平。
团队教师王秀燕、田霞、姜喜龙等教师利用闲暇时间从事财政厅、发改委、招标代理机构等组织的工程和物业管理服务评标工作,房地产领域投资决策活动,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5.树立向校级教学团队进军的目标
通过建设使团队快速成长,早日完成院级团队目标任务。打造建成一支校级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