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队的设置上,由具有管理学、工学、理学和经济学知识背景的师资构成一个学科交融的教学团队,他们大都具有良好的多学科结合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这种多学科的交叉也在教学与科研中得以体现。
在团队的教学上,不断推出团队成员编写的讲义、评估案例和教材,完善了教学体系、丰富了教学内容、提供了生动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了进行实战演练的平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通过教学团队协作推进、教学科相互促进,进过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团队的教学特色:
(1)教学理念先进
坚持“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本科教学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以及“通识教育基础上的精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贯彻“鼓励本科生参与前沿课程,激发对前沿课程探索的兴趣,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老师带领下,参与结合实际的探索性研究工作、调查研究”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基础、前沿、导论、选修相结合。构建了课堂理论教学、课内实验教学、课外项目引导、实践基地教学等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平台。
(2)教学方法创新
在教学、实验、实践、实训环节,积极探索和完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辩论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实现了课堂内教学向课堂外教学的延伸,形成了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设施完善
在财政部1100万元专项资助下,张所地教授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规划并建成了由“房地产实验室、工程管理实验室、群决策仿真实验室、管理沙盘模拟实验室、经营管理实验室、项目管理实验室、数字化研究工作室”所构成的实验中心,已成为山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很好的保障了学生的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
(4)教学团队协作
对系列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集体研讨,力求使课程教学达到传统与现代相统一、基础与前沿相统一、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团队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示范教学与听课、教学研讨等。通过团队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团队整体优势。
(5)教学科研相辅相成
科研制度健全、科研梯队稳定;科研经费较多、科研成果突出;科研促进教学、教学质量提高。围绕风险管理、项目管理、信息管理、信用管理、企业评价、房地产科学、战略管理等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不断吸取国内外经典教材的优点,及时融入自己和他人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此外,还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的学术论文、中外著作、案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对系列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